189-2272-3578
如今,我國的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以冷庫為例,根據中冷聯盟2019版《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冷庫庫容量約為 4600萬噸,相比于2008年的850萬噸,增長近5倍,平均每年以15.6%至19.3%的速度持續增長。10年間,我國冷庫增量世界第一,總庫容世界第三。
作為冷庫運營企業,也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建庫前明確冷庫用途及服務對象,對所需的人、財、物等因素進行通盤考慮,有利于后期冷庫運營的長期穩定性;其次,合理的冷庫內部設計規劃與智能化技術應用,有利于實現高效率、高質量、高利用率的“三高”優勢。
縱觀冷庫現狀與運營趨勢,未來冷庫運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四點:
No.1 提高增值服務能力,增加定制化服務區
隨著生鮮電商、新零售、“超市+餐飲”、社區拼團等新模式的崛起,冷庫企業的競爭日漸加劇,個性化增值服務為突破同質化格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客戶需求規劃服務專區,如加工區、清洗區、包裝區等,并提供對應的拆零、貼標、分揀、加工等附加業務,打造倉儲產業鏈,為冷鏈倉儲企業創新利潤。
No.2 冷庫智能化改革,提高冷庫利用率
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用人成本不斷提升,傳統物流體系尋求改革,智能倉儲優勢凸顯,倉儲智能化、無人化將是大勢所趨。冷庫企業合理運用智能化溫控設備、立體貨架、有軌巷道堆垛機、高速分揀系統、出入庫輸送系統、物流機器人系統、信息識別系統、自動溫度控制系統等智能化應用可有效增大冷庫的使用面積和周轉率,從而提高冷庫的利用率。
No.3 合理溫區布局,形成規模經濟
冷庫的布局應考慮到配置的合理性及產品貯存的科學性。據數據顯示,目前冷凍庫占比超50%,而超低溫冷凍庫卻占比不到1%。此外,在貯藏商品品類上,果蔬類產品占比超30%,而水產品、肉禽類產品占比有待提升。企業通過合理的溫區布局可提高庫內存儲率,隨著存儲率的提高,冷庫的單位成本下降,從而提高利潤水平,形成規模經濟。
No.4 進出庫流程優化,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
傳統倉庫只是貨物儲存的場所,保存貨物是其唯一的功能,是一種“靜態儲存”。未來的倉儲模式需結合自動化、信息化、AI等新技術進行流程優化,讓“靜態儲存”變為“動態儲存”。
拜爾冷鏈,深耕冷鏈行業26載,專業提供一站式冷庫工程設計建造整體解決方案,歡迎咨詢。
下一篇: 冷庫建設是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冷就行
上一篇: 食品安全新法例 助推冷鏈健康發展
MORE+ 推薦產品
MORE+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