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272-3578
食品安全關系到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備受行業人士和政府的關注。今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堅持深化改革創新,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嚴管,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進一步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政策導向助力下,食品安全形勢雖呈現不斷好轉的態勢。但是,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升級趨勢下,迫切需要行業的發展水平加速提升。以生鮮冷鏈為例,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表明,每年約有4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 5%、15%、23%,冷藏運輸率分別達到 15%、30%、40 %,冷鏈物流的規模增長快速。
據中物聯冷鏈委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1.887億噸,比上年增長27.9%。同年,我國的冷鏈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可達到4700億元,年復合增速將超過20%。
機遇下也充滿挑戰。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缺乏體系化的行業標準,有效的技術監管手段......依然是行業存在的痛點,也是制約食品安全體系快速發展的要素。在此背景下,2019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該條例發布及時,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法的相關法規標準,包括冷鏈物流的貯藏、運輸標準,有助于推動行業的標準化建設,發揮法律監管效力。新條例第二十四條中提到,“貯存、運輸對溫度、濕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食品,應當具備保溫、冷藏或者冷凍等設備設施,并保持有效運行。可見,新規里也指出了因為食品種類不同導致貯存運輸要求不同的食品,將會被有力監管,同時也強調,冷鏈設施、設備也應該全方位支持到位。
拜爾冷鏈做為有27年發展歷程的冷鏈裝備一體化方案解決方案服務商,可為廣大用戶提供一站式冷藏車廂定制,冷庫工程建造,冷鏈倉配服務,歡迎來電或留言咨詢。
相信隨著新《條例》的頒布和執行,各地都會出臺、實施與本地產業相匹配的產業政策和監管細則,引導和規范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企業的規范化、標準化和智能化,進一步推進冷鏈的健康發展,我國老百姓的食品衛生水平也會更加安全、優質和高效。
MORE+ 推薦產品
MORE+ 推薦新聞